众编剧抵制于正、郭敬明:碗里有虫,只需把虫拎出去,干嘛非得把碗打碎呢?

在指责111名编剧“使用大字报语言”联名抵制于正、郭敬明之前,我们倒不如看一看,6年过去了,影视行业真的变好了吗?

文丨坎波斯

编辑丨雷伊斯

离于正抄袭案已过去6年。当时,139名编剧联名支持琼瑶维权,令琼瑶感动落泪,直言“震撼”。 转眼到了2020冬至夜,111名编剧发出联名信,抵制以于正、郭敬明为代表的有抄袭劣迹的艺人上综艺、当导师。但这一次,一些人却指责联名信“大字报”式的语言风格,并担心此举有利用公权力党同伐异之嫌。 琼瑶阿姨的热泪已冷。在担忧利维坦之前,我们倒不如看一看6年过去了,影视行业真的变好了吗? 王小波在小说《红拂夜奔》里描述了一个用屎糊城墙、一下暴雨恶臭熏天、人们踩着高跷行走,以防污泥沾身的长安城。 这像极了当下劣币驱逐良币、臭鸡蛋满天飞的影视圈。一些人品、作品都极差的从业者呼风唤雨,孜孜不倦地给观众喂臭鸡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想吃臭鸡蛋,不想与卖臭鸡蛋同流合污者大有人在。我们渴望优秀的原创作品,但现实却是原创者维权艰难,侵权不道歉的抄袭者却能摇身一变,成为舞台上的导师。 怪圈难破。《毒药》在采访编剧余飞时,他就提到:“也不是说没有行业规范,你过去抄袭的人,肯定都受不了自杀了。大家都要脸,这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尊严问题。”这是要脸的情况,如果不要脸呢?就目前而言,我们可能真对抄袭者没太多办法。 在韩国,政府设有专门机构针对各种抄袭进行调停、审议与处罚。编剧一旦因抄袭被开除编剧协会的会员资格,不管此前多有名,今后在业界都很难立足。 但在今天的国内,随着平台、资本的崛起,抄袭者即使被相关协会除名,仍然可以赚得盆满锅满,最终就变成你骂你的,我赚我的。 在美国,“诉前禁令”对编剧权益也有极佳的保护。只要编剧证明他人抄袭自己作品的证据成立,法院可以立即下达禁令,涉嫌抄袭作品的所有发行渠道都会被切断。直到原告与被告之间达成和解,或者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后,剧集才能继续播出。[1] 对比当年的于正抄袭案,在长达十九个月的诉讼过程中,《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经在湖南台播放完一轮。于正虽因侵权赔了500万,但也因侵权早早地赚得盆满锅满。[2]琼瑶女士这就是荒唐的现状,这就是用屎糊成的长安城。 这一次,好不容易有111名编剧站出来发声,又被攻击为“大字报”重现人间。 这种批评当然不无道理。在创作空间日渐狭小的当下,人们难免担忧公权力的介入可能会进一步压榨创作。但请问,“利维坦”是奥特曼呼唤小怪兽一样想唤就唤的吗?据我所知,整部奥特曼历史中,只有3位奥同学能召唤小怪兽。说穿了,我们可能早就在“利维坦”巨兽的体内,如果真能靠编剧联名唤醒“利维坦”,于正、郭敬明之流还会得瑟到现在吗?其实,这一次联名反倒像是弱势者的抱团取暖,被逼到无可奈何者的冲冠一怒。111名编剧的联名(第二批增加至156名)看起来声势浩大,却暗含无限悲凉。这说明今天已经很难靠单个人的力量,去反击日渐强大甚至快要洗白的侵权者。 编剧群体在行业内本就很难掌握话语权,他们发声之难,维权之艰,绝对超乎外行想象。 所以,当弱势者拿起武器时,我们与其责备武器是否完美,是否会伤及无辜,不如多眼观体察这个行业的悲哀现状。 此外,还有一些人用一种两袖清风的语气质疑联名信:“怎么不敢抵制平台?说白了,还不是怕被分蛋糕。” 拜托,这一百多位编剧抵制的是行业蛀虫,而不是自己的饭碗。碗里有虫,只需把虫拎出去,干嘛非得把碗打碎呢? 这一封联名信,不是100多位编剧,对于侵权者的战斗;而是100多位已有播出作品、有一定话语权的编剧,联合力量,为未来,为更多还栖身在地下的无名编剧的一次呐喊。 这一百多个名字,汇成了一句声音: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屎糊的长安城。 希望这次冬至夜编剧们的“红拂夜奔”,能够让未来抄袭侵权的法律与执行更加完善。有一天我们不必再用联名信的方式与对方作战,而是变成我控诉你,你也必将付出全部代价。

参考资料:[1]《“扒剧”之风当止——从于正抄袭琼瑶案说起》,徐立慧,2016年[2]《新时代下著作权维权的发展与困境——关于琼瑶诉于正案的思考》,姜含,2016年

-THE END-

电影资讯 毒药 郭敬明 姜汉娜 大卫·利 安东尼奥 董润年 陈祉希 许月珍 皮特·麦 贾樟柯 侯鸿亮 琼瑶 宋歌 张大磊 王小波 宁浩 饶晓志 吕行 红拂夜奔 余飞 于正 关锦鹏 刁亦男 田壮壮 马军 李安 李霄峰 桑德拉· 昆仑神宫 夺冠 龚朝晖

有用 (7)

评论加载中...